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水绿金泽岸 风光无限好 2020-11-16

  日前,迄今为止上海规模最大的帆船运动比赛在元荡举行,这让居住在周边的市民兴奋不已,纷纷感叹道“确实想不到元荡能有这样一番光景”。

元荡横跨沪、苏两地,一直以来,当地渔民利用原生湖泊进行网箱渔业养殖,不仅破坏了原生水生态环境,饲料、鱼粪等还给水质带来了污染,增加湖泊富营养化风险。为推进河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金泽镇在元荡开展取缔自然湖泊网箱养殖行动,并对周围105亩渔塘进行退渔还湿,提升了湖体水环境质量。同时每年根据湖的水质情况,投放相应的鱼类和贝类,清理水环境,经过几年的治理,元荡水质逐渐改善。今年,青浦在元荡沿岸打造了一条集防洪 、贯通、生态与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岸线,致力为青浦、吴江两地居民带来别样的体验。

如今漫步在元荡湖边小径,右侧是开阔的湖面,微波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轻柔的水声,几丛芦苇随风摆动,景色十分宜人。元荡整治是金泽镇在紧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一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直面难题要敢啃硬骨头 堵疏结合根治河湖顽疾

“水乡青浦,金泽为盛”,金泽镇内湖泊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有大小河道335条,自然湖泊19个,水域覆盖面达25.8%,享有”江南第一桥乡“的美誉。在治水管水过程中,蓝藻整治是摆在金泽水务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金泽水务坚持标本兼治,持续优化治理举措,强化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要求第三方加大治藻力度,先后投入100万元,购买了控藻船和自动抽藻泵,并在湖域内设立1200米蓝藻防控围栏,走出了一条“专业化队伍、机械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新路。同时,金泽水务加快推进河湖“清四乱”整改,投入160多万元对芦苇滩堆泥进行清理,保障河床生态安全。

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近年来,金泽镇着力推进生态治理工作,整合职能部门全面统筹,加强现状排摸和梳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建设用地减量化及二级水源保护区清拆等工作,不断优化空间结构,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让全镇人民充分享受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也是实现水环境源头化治理工作的重要篇章。金泽镇通过开展“减肥减药、鱼塘尾水处理、增殖放流”等行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障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目前金泽镇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多措并举深化河湖治理 凝心聚力保护一湖清水

金泽镇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积极推进中小河道整治工作,全镇共设置镇、村两级河长共43名,签订河长制责任书,并梳理印发金泽镇河道治理保护常见问题巡查发现和网格化处置任务清单,将河长责任落实到位。在水务所和河长办协同下,全面落实河道“三清”工作,近1500个点位,目前完成50%,力争年底前完成,增强了河道水动力,保障了河道畅通。

一直以来,交界河湖治理中,不同程度存在执法困难、管理区域责任不清等难点。近年来,金泽水务在治水方面拓宽思路,大胆创新,与毗邻街镇展开联合防控、联合治理,全面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对吴天贞荡、雪落漾等交界河湖进行网箱清理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谱写新时代治水新篇章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金泽水务所主动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格局,与毗邻的江苏汾湖水利站、锦溪水利站和浙江姚庄镇水利站签订协同治水协议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利用、深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及污染源治理等方面协作,通过具体实施层面的协同与协作来破除河湖管治的难点和焦点。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工作的启动,金泽水务所在水生态项目建设中还积极加强项目对接和规划设计对接,确保涉水项目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推进时间、统筹推进措施。同时创新推出联保机制,通过制定轮流保洁、互派监理、联合巡查等机制共同推进水域生态治理,致力建设“水清、面洁、河畅、景美”的美丽河湖。

今年,圩区星级创建是金泽水生态环境的“重头戏”,主要围绕农污处理站达标建设、河道及湖泊整治等建设内容,升级东西村、蔡浜村、莲湖村的水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促进金泽镇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