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政协青浦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3.11.20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九三学社区委:

您委在政协青浦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3号提案“面对数字化红利  扩大互联网医疗应用”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浦区正在加快推进实施数字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造和深化数字健康城区六大场景。一是“智慧健康驿站”,让居民实现“到站即到院”,居民可以开展健康自主检测及自我评估功能;二是构筑“无墙医院”,利用家庭病床医疗管理系统,辅以智慧物联设备开展远程智能监测,开展智慧家床功能服务;三是升级“分级诊疗”,打造“全域、全病、全程”数字服务新体系;四是强化“区域联动”,以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互认为基础,建设具有特色的卒中、胸痛、影像、检验、康复等五大区域医疗中心;五是形成新品牌医疗高地,汇聚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建成数字健康城区智慧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六是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签约居民就医体验度和获得感,共享数字转型。

2022年基于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积极探索构建青浦区新型分级诊疗新体系。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实现线上一体化在线问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在线预约挂号、电子票据等互联网诊疗服务,截止2022年12月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五官科医院、儿童医院、皮肤病医院、儿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入驻智慧互联网医院平台,有1449名医师、药师注册,开展了互联网多学科联合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线上复诊、一键续方、线上健康咨询等1,235,232人次,其中远程门诊8132例、远程会诊69例、远程查房241例、远程教学41例,向下辐射至基层医疗机构及智慧健康驿站,提供专家“面对面”问诊咨询、上级医院转诊的绿色通道等服务。特别是在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大上海保卫战期间,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依托健康云平台快速上线了“我要配药”专栏,为全市居民提供可医保实时结算的互联网医院一键续方、复诊配药、在线咨询服务,并针对居民的特殊配药需求,研究推进了跨院复诊配药、“一老一小”亲属及志愿者代配药、中医复诊配中药、“配药通”送药到家等服务。

一、立足平台,深化服务

目前,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通过各类形式的宣传册、横幅海报、理论文章、报刊新闻、专题宣传周、庆典活动等线下宣传形式,各类微信公众号版面宣传、文章推送、专题报道、新媒体新闻、视频号、自媒体小视频等线上宣传方式进行了全方位推广宣传。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宣传,结合智慧健康驿站、健康讲座、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等更多居民身边的场景推广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的功能和操作使用等,不断提升居民知晓率、使用率。同时,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依托健康云平台的“我要配药”专栏,通过运营合作培养一批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帮助,普及使用互联网医院相关功能和互联网医疗知识。

“养老院+互联网医院”主要由取得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在区民政和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慢病诊疗、配药和预约检查等需求,使老年人慢病、常见病管理、治疗、转诊、预约检查更便捷。“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是医疗服务空间的延伸,是服务方式的升级。医疗机构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为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提供便捷、规范、连续的医疗服务。主要采取“医院上门评估义诊,老人院内线上就诊,家属云端远程陪诊,线下服务便捷转诊”的服务模式。“养老院+互联网医院”为2022年新开项目,青浦区共有2家机构指标,在徐泾镇养护院和盈康养老院试点开展,利用云诊室、移动诊室、智能手机等智能化设施设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评估、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复诊续方、医保结算、药品配送、体征监测、绿色通道、健康科普等服务。2023年将持续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项目建设。

二、夯实基础,多元发展

2023年不断加强数字健康城区建设。依托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建设,创新探索一体化医疗新模式、新机制,筑牢数字健康城区社区健康网底。部署“四级”防治网络,推进智慧互联网医院平台数字化枢纽,打造具有青浦特色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区域新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探索具有专科特色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入驻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平台。巩固提升“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1.0版场景建设成效,加快推进2.0版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建设与应用,开展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社区康复等信息系统建设。

2023年区卫健委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一是巩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医联体服务同质化,继续加强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强化“全+专”联合服务模式,以金泽镇莲湖村为信息化试点再推广,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签约患者为服务对象,建立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形成居民“健康画像”,探索并构建“防治结合、全专结合、医护结合”的规范化慢病防治及分级诊疗服务管理体系。二是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依托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及青浦区中医医院专家团队,研究建立覆盖全区各社区的“全+专”中医医联体,应用互联网医院、远程联合门诊等方式,形成一支“三-二-一级”医疗机构协作联动的固定团队。三是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为牵头医院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妇产科医联体,结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分院开办,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医教研学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

三、完善体系,逐步覆盖

加强互联网新型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优化就医流程,加强医疗救治资源储备,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就医安全有序,依托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为平台建立了五级诊疗体系。第一级诊疗体系,包括各村居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以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负责社区居民常见病、慢性病的对症治疗、复诊配药、健康咨询等工作,去年数字健康城区建设开展了12家卫生室(站)远程门诊云诊室试点,2023年将再推广实施60家中心村卫生室(站)。第二级诊疗体系,主体为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分中心。主要职责为提高基层首诊能力,尽力满足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对症治疗、复诊配药、健康咨询及互联网服务等工作,为需要进一步诊疗的患者联系远程门诊、双向转诊等工作,依托家庭医生制服务为载体,落实社区居民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第三级诊疗体系,主体为青浦区3家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大医院、冬雷脑科医院、德达医院、禾滨康复医院4家民营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杂症等患者的医疗救治及互联网医院复诊、远程门诊、双向转诊等工作。第四级诊疗体系,主体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负责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疑难杂症患者的救治及互联网医院复诊,开展远程医学诊断、远程门诊、双向转诊等工作。第五级医疗体系,包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等协作医院,为区级医院提供远程查房、远程会诊、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根据危重症患者综合情况必要时可转入市级医院进一步救治或安排专家开展现场救工作。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我们将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生命健康安全。

主办单位: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