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第06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11.20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周萍代表:
您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67 号代表书面意见“关于加强后疫情时期居民心理卫生服务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行动明确了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需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服务。
一、整合人力资源,织就区域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全覆盖2012年起,通过区级二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的计划培养,区卫生系统培养了一批基层心理咨询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心理咨询点;自2019年青浦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以来,全区288家村居心理咨询室均已创建完成,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目前全区共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81人、三级385人。区精神卫生中心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名、心理治疗师25名,社区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4名,心理治疗师3名;组建了一支288人的居村委心理咨询工作人员队伍;区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举办一系列社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培训,对街镇、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等相关心理卫生工作相关人员开展心理学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心理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对街镇及村居心理咨询点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多部门专项督导,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助力提升基层心理从业人员服务能力。但社会心理咨询服务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还需政府主导,制定一系列的行业规范,整合人才队伍,加强培训指导,健全机制。
二、发挥专科优势,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专业化青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作为青浦唯一一家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疗机构,承担全区重性精神疾病治疗、预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其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具备各类针对全人群心理问题的咨询、心理治疗及相关心理危机干预的条件,中心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3名,心理治疗师25名,2名社工,对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团体心理健康指导具备一定的经验。该中心定期邀请市疾控精卫分中心专家来院举办危机干预培训讲座和线上开展案例督导,进一步加强医院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能力建设,提升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水平;安排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业人士担任本区心理援助热线和上海“战疫心理专线”,及时帮助个体疏导情绪、度过危机。为隔离点及其他特殊场合有需求的个体或突发事件提供咨询和干预,帮助应对心理困扰和负面情绪;并加强资源融合,参与全市心理热线整合优化工作,继续安排专业接线员值守市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962525”接听来自各个地方的热线电话,耐心倾听来电者的心理需求,及时舒缓情绪,解决大众心理困惑。
三、普及科普知识,大力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我区精神卫生中心利用世界“睡眠日、卫生日、预防自杀日、阿尔茨海默病日、学生心理健康日、精神卫生日”等多个宣传主题日活动在线上线下广泛开展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传播,结合新冠疫情,通过公众号、横幅、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小礼品、有奖问答、心理咨询、以及康复作品义卖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解疑答惑;并针对全区心理工作人员开展系列心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加强与媒体、机构协作,有重点、分阶段,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开展形式多样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制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课程表,下发至社区、学校、各企事业单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紧围绕社区老年、学生、老师、各职业人群,根据自身心理服务需求“点单下菜”,自选讲师,开展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青浦区卫健委自2009年起开设“69200120”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答疑解惑。区精神卫生中心也设立开放儿童青少年门诊,每周定期开放,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提供便捷。2022年起,青浦区卫健委联合区教育局针对校园心理干预工作开展能力提升,进一步拓展在校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内涵。区精神卫生中心与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签约共建,心理学专家定期对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培训及讲座,提升心理老师专业服务能力;定期为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中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今后,青浦区卫健系统将继续推进社区基层心理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加强整合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并通过人才引进建议引入第三方社会心理组织共同开展相关心理健康相关工作,助力提青浦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主办单位:区卫健委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