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5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10.21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周萍代表:
您在青浦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第050号《关于搭建医教结合线上平台的建议》的提案我委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浦区自2012年开始积极推行“医教结合”工作,定期进学校对学生、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依托各个主题宣传日向社会大众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社会公众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有心理学专家定期对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培训及讲座,提升心理老师专业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帮助有心理困惑的青少年,青浦区自2009年起开设“69200120”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答疑解惑。2021年热线并入“962525”上海市心理危机干预专线。
自2017年至今,青浦区累计创建37家市级健康促进学校,通过开展心理讲座与辅导、建设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发挥心理信箱的作用、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式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024年9月,为更好推进示范区青少年心理关爱工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积极对接并推进“长三角社会救助援助公共服务平台”落地服务示范区,制定了示范区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两区一县教育部门联合卫生健康、民政、公安等行政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慈善、残联等群团组织,制订示范区跨省域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坚持预防为主、早防早治、处置及时、干预科学、安全高效等基本原则,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统一心理问题监测标准、规范危机干预流程,强化师资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升示范区心理健康保障和预防干预服务水平。
“长三角社会救助援助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重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已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表)》(〔2022〕第4号),享受中央资源要素保障政策。目前平台实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即政府支持、高校支撑以及央企运营。平台目前获得了国家发改委以及江苏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多个省级部门和市区多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平台与全国有心理专业的大部分高等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江苏省外高校以及所有江苏省内高校)建立科研方面的合作。平台也拥有一支专业的运营团队,负责平台的运营与维护。自2022年起,平台逐步覆盖江苏省范围内的中小学生,实现大中小一体化,并逐步向长三角拓展。截至目前,平台已实现全江苏省172所高校,380余万大学生,以及110余万中小学生线上线下稳定运营。
平台将建成一个人工智能与心理应用行业相结合,应用于心理测试、咨询等领域的心理生态系统,旨在提高心理服务效率和提升心理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度。实现心理服务从信息碎片化向数据结构完整化的迈进,体现在生态产业完整,产品内涵丰富、服务内容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以人工智能+数据为核心,驱动行业在服务形态,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和提升。
平台有多方面的专业支撑。一是专业的量表评测体系。 二是符合心理逻辑的软件平台设计。三是动态心理监测,改变传统的以单一量表方式确定个体心理状态的检测方法。四是建立心理工作的闭环服务体系。五是严格保密的一人一策的个体心理数据档案。六是实现人工智能心理陪伴。通过构建一个温馨的“心家园”,让所有人都可以找到一个自己可以信赖的倾听者,在陪伴中实现“自我疗愈”。
后续,青浦区将按照实施方案的方法和路径,选择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开展基础氛围好、师生接受度高的学校开展试点,率先探索启用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标准。然后由点及面,增加学校覆盖面,推广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切实提升区域心理健康保障和预防干预服务水平。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我们会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