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62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10.21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农工党区委:
您在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62号《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提案已收悉。您在提案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很有借鉴意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维护人民健康、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就医需求,守护居民健康“最后一公里”。我委将根据您的提案提议,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
把社区卫生作为青浦区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加快资源配置和治理创新,推进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着力聚焦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网底、健康管理服务、康复护理服务”等四大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加强社区卫生网底建设
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分三年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修缮,使其建筑布局更加合理、整体环境更加整洁、就诊环境更加温馨,充分履行郊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网底职能。2023年卫生室(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已纳入区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了50家村卫生室和3家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2024年计划完成53家村卫生室和6家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内涵。推进医联体内资源下沉,通过“双签约”就医模式,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打造家庭医生标杆团队工作,在进一步扩大签约覆盖面的同时,做优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居民对签约政策和服务内容的理解,让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签约服务。
三、完善社区卫生人才保障机制
分级分层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项目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探索人才培养委管院聘、全区统筹、横向交流机制,促进人才区内院间柔性流动。增强基层卫生创新实力,推动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国家、市级和区级等各类课题研究和申报,鼓励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成果申报。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编标准,结合新增床位数、诊疗服务下沉等因素,积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加强区域内人员编制统筹使用,盘活用好存量编制。持续完善二、三级医院医生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制度,对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的上级医院医生进行区级统筹调配。统筹平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稳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在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绩效考核,重点向一线岗位医务人员倾斜,鼓励优绩优酬。
四、加强基层诊疗辅助支撑
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建立区域医学检验、影像、远程心电服务体系。影像中心以区卫健委为平台,连接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影像报告诊断业务需求,有效整合和利用了优势资源,集中诊断集中审核,实现了区域内影像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共享和复用。2023年,为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CT,为全部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碳13检测仪,推动社区颈动脉超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区域影像中心2023年度共完成DR报告39106例,同比增加40.93%,新增CT报告714例。远程心电中心依托区卫生健康行业云成熟的云网资源部署,建成以中山青浦分院为诊断中心,覆盖全区其他相关医疗单位心电检查科室的心电诊断工作站,实现心电集中化诊断、医生工作站集约化调阅、个人健康档案归集等数据互联互通功能。
基于市级社区医疗服务基本病种清单,加强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同质化建设,探索社区诊疗服务与上级医院纵向同质化试点。鼓励优质社会办医,多点执业到社区,弥补社区专科能力不足。以全科门诊为核心,以全专结合为导向,加快提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同步增强妇科、儿科、康复、口腔、皮肤、五官科等专科服务,逐步开设适宜外科小手术,成熟一项开展一项。
五、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医联体整体能力,推进医联体内资源下沉,加大上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学科、人力、技术等支撑,推动医联体上级医院适宜专科、专家下沉社区,鼓励在社区设立专家工作站。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至少将1/2的专家门诊号源、全部普通门诊号源和1/4的住院床位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中山青浦分院、中医医院、朱家角人民医院和上海德达医院应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远程预约检查、交费功能,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对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的专科医生进行区级统筹调配,重点用于扶持社区薄弱科室建设。实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医技项目。
六、拓展社区特色医疗服务
一是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领域的服务能力,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范围,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逐步提升。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及市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站的创建,打造青浦区基层中医药实践推广培训基地,加强中医药服务配套场地建设。到2025年,创建7-10家市级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中医馆,中医特色专病(专科)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针对社区非中医类别医务人员全覆盖式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和适宜技术培训,允许社区非中医类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服务。
二是到2025年,建设6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其余社区建设标准化社区康复中心或康复科,做到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在服务能力提升上,各社区与朱家角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研究实践中心)合作,朱家角人民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完善实习-带教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的同时,提高医院医师师资力量。平台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合作建立康复专科联盟,推进区域内康复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广泛宣传引导有需求的居民到社区康复中心接收针对性服务,为“家门口”社区健康服务赋能增效。
三是推进社区安宁疗护服务。继续做好全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管理体系与支撑体系的总体设计,协同各相关委办局,共同推进与落实试点各项任务。目前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其中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开展住院安宁疗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