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以“信息”为纽带 让老百姓有“医”靠

主动公开

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12.15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根据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青卫健医政[2019]年1号文关于《青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医联体实施方案》的精神,青浦区卫健委积极推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以下简称:中山青浦分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健康中国战略,紧紧围绕健康上海建设,青浦区加快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切实发挥中山青浦分院在青浦区域内的引领示范作用。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通过“整合医疗”,达到有效共享区域内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健康保障。

二、运作模式

1.搭建组织架构,落实功能定位。中山青浦分院、朱家角人民医院和青浦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组成“青浦区城市医联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医联体”,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中山青浦分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承担区域内危急重患者及专科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工作,履行区域医疗中心的救治责任和职能,承担对下一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提升医疗联合体内医、教、研水平为职责;下连朱家角人民医院和十二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家角人民医院,立足区域医疗服务基本需求,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门急诊和住院诊疗服务。十二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初步诊疗,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管理,转诊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及康复、护理等社区适宜医疗服务。中山青浦分院着力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积极提升区域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2.组建理事会,推进制度建设。在区卫健委的指导下,根据青卫健医政〔2019〕年1号文要求,组建青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医联体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体制不变、资产归属不变、独立法人不变、功能不变、财政投入不变、职工身份不变,保留各自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

3.坚持资源下沉,夯实“全+专”医疗途径。完善转诊路径,稳步推进医联体内“1+1+1” 签约分级诊疗。探索医联体内,以家庭医生为主体,优质服务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二、三级医疗机构为支撑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医联体内签约居民在享有“1+1+1”签约优惠政策同时,获得医联体内“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与优先会诊”等便捷就医服务。各级医院分工协作,有序引导病源分流与合理分诊,共同满足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的医疗需求。

4.整合医疗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在区卫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山青浦分院进一步加强区域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落实数据互联、互通,持续提升服务能级,保证服务质量。

三、工作成效和亮点

(一)打通信息通道,提高患者满意度。

1.向上打通中山医院检查通道。中山青浦分院依托中山医院的医疗优势,加强协作,通过医生工作站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预约中山医院的部分核医学检查项目,2020年实现与中山医院核医学科(PET/CT检查)的信息互通,免去了患者到中山医院就诊、开具PET/CT检查预约单及检查后取报告的两次往返,大大便捷了青浦地区的患者。截至12月13日,已有183人位患者通过中山青浦分院预约中山医院的PET/CT检查。

2.向下打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通道。医院积极探索在现有区域内信息化支撑下的医联体内预约、预检功能,实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中山青浦分院大型检查功能。通过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部署自助机至社区,医生可在线预约中山青浦分院大型检查。社区医生开具检查单后,患者可直接通过自助机实现挂号、付费、确定预约,按照预约日期直接至中山青浦分院检查科室完成检查,检查报告结果可直接至社区门诊获取,实现整个就诊过程中只跑一次的目标。今年7月15日徐泾北大居第一个患者通过此方式顺利完成检查。目前已经实现了在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增强CT、心脏超声、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在线预约付费确认挂号(胃肠镜检查项目正在推进中)以及部分检查在徐泾北大居开具、付费,检查结果在线自助打印的功能。2022年,中山青浦分院计划参照徐泾北大居模式,对区内其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个诊疗点进行线下检查预约的HIS系统改造,年内打通检查通道,实现区域内全覆盖。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围绕“让数据多跑动,让患者少跑腿”的创新改革思路,用信息化手段减少患者跑医院的次数,降低了患者出行成本,提升就医的效率,极大提高了老百姓就医便捷性和满意度,获得社区居民及上海市委“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三巡回指导组领导的一致赞扬。

(二)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深耕基层服务百姓。

1.打造徐灵敏儿科团队工作室。充分依托名医优势,积极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徐灵敏儿科团队工作室,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工作。利用徐灵敏团队在儿科疾病健康科普和儿科疾病诊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也提升社区居民在儿童医疗和保健方面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能力。今年5月19日,徐灵敏儿科团队工作室在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启动,目前徐泾北儿科高峰时候日均门诊量从原来不到10个达到目前日均近50余人次。

2.组建优秀骨干力量。一是加强与朱家角人民医院的合作共建。通过三级医院对二级医院管理、专家、技术、教学、科研等输入,医院共派出十余位专家、专科人员至朱家角人民医院开展专家门诊、新技术新项目、疑难病讨论、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业务指导工作。二是下沉社区开展全加专门诊,实现社区全覆盖。2021年医院共派出15个科室、45位专家。通过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切实提高朱家角人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夯实“全+专”医疗途径,努力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1.加大对社区预约和转诊支撑力度。医院进一步加强与区卫健委和12家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和协调,积极推进社区预约患者“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政策,完善预约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减少社区预约患者等候时间。加大对社区和家庭医生的转诊和预约支撑力度,延长社区转诊预约周期至2周。

2.稳步开展“1+1+1”签约分级诊疗。在分级诊疗服务网络的基础上,中山青浦分院向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 50%以上的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专科门诊号源,建立统一号源管理,优先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和预约,稳步开展“1+1+1”签约分级诊疗。在长三角智慧互联网医院平台上,构建互联网平台上分级诊疗的构想,成功加注长三角互联网智能医院医生人数达419人,目前服务17300余人次例。

3.夯实“全+专”医疗途径。以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主要慢性病为切入点,通过青浦区卒中同质化预防与救治服务建设、基层呼吸疾病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护理延伸等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在医联体内建立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全+专”以及护理人员联合服务的模式,创建了“青透之路,携手同行”—肾友会、“糖糖之家”—糖友会、“清泌一家”等医院品牌项目,其中“清泌一家”被评为市级品牌项目。2020年申报的延伸护理项目“力推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专科护理服务”获选为国家层面案例,努力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青浦区卫健委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创新业务合作模式,以信息为纽带着力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积极提升区域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努力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让老百姓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