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描绘青浦区香花桥街道泾阳村抗疫临时党支部战疫事迹 2022-05-03
泾阳村抗疫临时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和村民的支持努力下,攻坚克难控制了疫情蔓延的趋势,努力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
奚阳10队在本轮疫情中感染人数较多,核酸检测任务较重。为了不影响泾阳村白天的检测效率,临时党支部成员每天夜晚化身“大白”,深入这个“堵点区”,发抗原、做核酸、做消杀、发物资,工作到凌晨已是家常便饭。
乡村的夜晚,静谧的路上,除了并肩行走的“战友”,还有那轮空中的明月。那皎洁的月光,映照着“战友们”澄澈的内心。他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默默坚守,跑出“加速度”,只为做“阳”的“减法”,打赢疫情阻击战。
“老伯伯,当心门口,来我搀您一把。”每天早上,你总能看见“大白司机”准时出现在各村组道口。他们用小巴接送老年人前往集中核酸采样点,化解老年人出行不便的难题。此外,每天志愿者不忘“一对一”“慰问”特殊群体——辖区91位独居老人,他们坚持每天一问、每日一听,全方位呵护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一次次车辆的来回穿梭,丈量着为民初心。一句句暖心的家长里短,传递着无限温情。他们用丹心守护民心,用同心坚定必胜信心。
封控期间,物资保障已成为头等大事。泾阳村以村组为单位划片包干,志愿者化身“轻骑兵”,脚踏小三轮,将保供物资、捐赠物资等配送上门,畅通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针对村民配药需求,两位青年志愿者挑起重任,每天忙着“接单”并化身“配药侠”,奔波在各大医院、卫生院的路上。
从疫情防控到物资保障,变的是工作任务,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他们不遗余力地诠释着点对点的感动,拉进了心与心的距离。
“每天叫醒我的不只有闹钟,还有村里小喇叭的花式喊话”,这是村民们对“小喇叭”的深刻印象。防疫期间,志愿者拿着小喇叭、骑着小电驴,每天忙碌在村中各个角落,解析着惠民政策,宣教着防疫知识,织密着安全网格,传播着文明风尚。
在被疫情减了速的生活里,“小喇叭”让村庄的日子仍然充盈着烟火气息。“小喇叭”全天候、全范围运转,一路“土味喊话”,成为了移动的宣传岗,也成为了文明新风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