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香花桥街道举办《青浦孔宅》新书首发式 2020-11-03
承上启下,弘扬孔宅文脉;承前启后,振兴本土文化。10月30日下午,香花桥街道见证了一颗人文“硕果”的成熟,“沧桑兴废忆孔宅 前赴后继兴文化”——《青浦孔宅》新书首发式在书香门地美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举行。
青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涛,香花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金新,原青浦县委常委、上海光明集团副总裁张永泉,原大盈乡乡长、区劳动保障局党组书记冯桂兴,《青浦孔宅》主编张林根,区文旅局公共关系科科长怀林军,区博物馆馆长王辉,书香门地美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青出席活动。《青浦孔宅》编委成员,香花桥街道党群办、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天一村党支部书记,以及“青浦孔宅”文化爱好者,文明单位、学校代表也来到了活动现场。
《青浦孔宅》一书的编撰启动于2018年下半年,于今年7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期间,得到了区委宣传部、文旅局,孔宅后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青浦孔宅作为孔氏“家庙”,为孔裔后人谱系传承而世代祭祀先祖孔子的祠庙建筑物,是孔子思想文化的象征和寄托。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至孔宅,御书匾额“圣迹遗徽(征)”和对联“泽衍鲁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吴会,千秋世永蒸尝”,让青浦孔宅一度名声斐然。《青浦孔宅》一书对孔宅的史料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整理,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故事记录了下来,同时还从孔宅的建筑特色、儒学群体等维度出发,向世人展示了孔宅的前世今生。
陈涛在讲话中指出,《青浦孔宅》新书的发行,不仅是香花桥街道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成果,也是青浦区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的一件大事。就孔宅文化宣传工作,他希望,提高站位,认识青浦孔宅文化意义。站在青浦建设江南文化示范区的高度,来认识青浦孔宅及其文化,加强青浦孔宅及其文化的振兴和宣传工作,增强青浦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青浦城市江南文化高地。加大宣传,讲好青浦孔宅故事。充分挖掘青浦孔宅文化资源,通过讲座、戏曲、沪剧、媒体等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大青浦孔宅及其文化宣传,扩大青浦孔宅在青浦、在上海、在长三角的影响力,让青浦孔宅有形的或无形的文化遗存能得以保留。聚力传承,保护好青浦孔宅遗存。加大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在保护中积极探索文化遗存的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推广其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让青浦这块传统文化重要基地绽放异彩。
陈金新在致辞中表示,《青浦孔宅》将孔宅的前世今生和历史文脉留存下来,是镌刻在香花桥街道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坐标轴”上一个闪亮的“文化标记”。今后,街道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讲话精神,擎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深耕本土文化,聚力培根铸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共建和共享当中。
张林根在介绍编撰情况时,讲述了从“孕育”编撰到出版发行过程中不为人知的精彩细节和动人故事。发言过后,张林根现场展示了两首诗,向关心、支持、参与本书编撰的领导、学者、文史爱好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永泉、张林根共同为《青浦孔宅》新书揭幕。
首发式上,陈金新、冯桂兴向文明单位、学校代表赠送书籍。
主题论坛环节,张永泉、冯桂兴,以及区政协委员、区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张力华分别进行了深有感触的即兴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对《青浦孔宅》的出版谈了各自独到的感想。张永泉建议区委、区府要在传承孔宅文脉,弘扬青浦历史文化等方面增加投入,让青浦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发展的典范;冯桂兴从家乡人的角度对支持编撰《青浦孔宅》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称赞其在抢救民族灿烂文化过程中不遗余力奔走呼吁的努力;张力华表示,作为青浦人,无论是孔子文化爱好者、还是文史工作者,都更有责任和使命去深入挖掘青浦孔宅的历史渊源和它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底蕴。
孔子家族后裔、同济大学教授孔德来对《青浦孔宅》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当天因故无法到场的孔教授特意向主办方发来了一封祝贺信,表达了对《青浦孔宅》新书出版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