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多方合力 传递最美声音 ——记夏阳“三原色”理论宣讲特色品牌 2020-05-26
夏阳街道把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各项任务,深挖工作亮点。以全方位打造“三原色”理论宣讲为第一课和下设红青黄三个特色子品牌项目为序幕,整合辖区内老、中、青三代合力,积极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谋好篇、起好步、开好局,高质量高能级推进。为夏阳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增辉添彩。
红色: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力量
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老一辈的红色品格。由数十位老一辈讲师组成的夏阳街道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基层宣讲为己任,努力扮演好党的传声筒角色,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陆续开展了涵盖长三角一体化、服务进博、扫黑除恶、垃圾分类、乡村振兴等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服务各个群体,让红色精神传遍夏阳辖区内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每一个角落,切实做到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
耄耋之年的丁昆源,从2005年开始,这位闲不住的退休老人利用所学,紧跟时事形势,把最新的国际形势、国家形势融入讲课内容,积极宣讲党的理论。10余年来,写出讲稿75篇,累计40万字,开展宣讲540余场,听众达4万多人次。他以满腔热情投入社区青少年教育,根据青少年的需求和兴趣订题选题,让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都能听懂讲课。在全国掀起“中国梦”学习宣传热潮时,他精心准备,为社区青少年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系列宣讲活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后,他总会为社区青少年带去一场解读全国“两会”精神的讲座,使大家对两会的精神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了解。凡听过他讲课的青少年,都说他的宣讲风趣幽默,贴近生活,让人受益匪浅。
青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书记工作室”
通过巩固中坚力量,发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优势。为此,夏阳街道专门成立书记工作室,打造“书记有约”特色品牌项目,通过“书记门诊”、“书记会诊”等活动,做实书记工作室功能,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中坚力量,让理论宣讲成为各基层书记锤炼意志、发挥作用的助推器,进一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全体提升夏阳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目前,书记工作室由4名在职书记和6名退休书记组成“4+6”工作团队,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开展理论宣讲,传递先进经验。书记门诊找症结。安排5位退休书记周一至周五上午在中心轮流值班,接待基层干部的问诊。每周三下午接待“两新”党组织书记集体门诊。书记出诊开处方。针对村居党组织书记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立即奔赴现场,现身说法实地协助解决。书记会诊出良方。主要针对新书记遇到的“疑难杂症”,每季度一次开展集体会诊,帮助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书记结对传帮带。由老书记结对新书记,每周一次师徒有约,每月一次实训带教,“一对一”向新书记传授工作经验与方法。
黄色:聚焦一线 发挥青年活力
通过敢于担当作为,发掘青年一代明黄色的青春活力。立足“悦讲堂”平台,传达青年好声音。2017年以来,夏阳街道党工委聚焦青年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淬炼党性强信仰,知行合一增本领”的工作目标,通过“演、讲、思、辩”等丰富形式,组织街道青年干部开展季度“实战”活动,在使更广大干部群众倾听属于青年的好做法、好建议的同时,也为街道广大青年干部提供了砥砺才能、展示风采的平台和桥梁,让广大青年干部在主动融入街道发展中心、服务工作大局中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为建设“四宜”新夏阳凝聚共识、贡献力量。目前,已通过演讲、辩论、朗诵、小品、座谈等形式开展多场系列活动,围绕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廉政建设、最美家庭等中心工作和文明建设传达青年声音,贡献青春力量。
发挥报道队作用,传递基层正能量。为了让青年更深入地了解街道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一步发挥青年群体的创新精神,街道利用新媒体优势,专门挑选并组织一批优秀青年成立“我看夏阳”青年宣传报道队,实现传统宣讲到线上传播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在第一现场采访报道,以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更广泛地宣传街道各阶段重点工作。近年来,先后报道了王仙养鸡场第一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最美创全人等专题,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夏阳街道的“四史”教育以“三原色”理论宣讲为画笔,为更好地画好宣讲工笔画,在宣讲内容上再精细,宣讲形式上再创新,宣讲品牌上再打造,全力讲述好夏阳故事,传播好夏阳声音,使“三原色”理论宣讲成为独具特色、影响广范的理论宣讲“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