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党建引领“楼治汇”,最小单元释放大能量 2022-05-20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党员干部要亮身份、见行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夯实疫情防控“终端”,夏阳街道将楼组党建与党建引领“楼治汇”品牌相融合,将组织力延伸到社区最小单元,让党员真正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主心骨”,让党建引领在家门口持续发力。
街道积极响应和推进楼栋党建,吸纳、扩充楼组各类人群作为志愿者,扩大“楼治汇”人员配置。目前街道24个居民区和8个村应建尽建,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让党旗在社区楼栋一线高高飘扬。健全体系。建立健全“街道联系领导——街道联络负责人——社区书记——班子成员——楼组点位长——楼道长”六级管理手势,通过在楼栋内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在楼组党员之间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推动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形成疫情联控、排查联动、工作联抓制度机制。定岗定责。在“楼治汇”原有岗位职责的前提下,随着人员、力量的增加,进一步划细,定人、定责,实现挂图作战,为闭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楼组党建优势,将楼组长变身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关键枢纽,并自觉承担好协助居委会开展群众工作及疫情防控工作,如:组织引导村居民核酸检测、动态上传下达;主动关心、服务身边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觉弘扬正能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将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楼栋内、使党员作用发挥在点位上,真正做到“亮身份、亮行动、做表率”,切实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矛盾。楼组护卫队。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本着“守好家、管好人,群防群治、守望相助”的理念,街道各社区整合楼道内党员、骨干、社工等人力资源,相继以楼道为单位成立“治汇”护卫队,并推选出“治汇长”,落实好疫情防控楼组包干工作,充分展现出了广大党员干部“重要时候冲得出,关键时刻靠得住”的强大力量。
楼组通讯员。祥龙、东盛等社区各党员楼栋长和楼组长自发建立微信群,及时向居民群众推送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及核酸检测等相关内容,增强居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对接社区居委,提出各种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强化防疫“主人翁”意识;同时,楼组长还兼任通讯员,负责收集2-3栋楼组成的楼组内发生的相关防疫抗疫故事及感悟等,讲好抗疫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楼栋的广大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的“神经末梢”,是串起社区居委会、居民、物业及业委会的“连心桥”,是疫情期间畅通民情民愿的“民意领袖”。邻里间的“老熟人”。青华社区为更加方便地开展工作,运用“寻找附近的老熟人”工作模式,划定楼栋内党员“责任区”“包联户”,建立了“红心”楼道先锋、“仁心”防控消杀、“恒心”运送保卫、青华“初心”副食品采购、“暖心”药品代购、“全心”物资保障、“同心”抗疫巡逻、“精心”信息排摸等15个志愿者团队,累计吸纳志愿者396名,开展“健康守护”“特殊关爱”专项行动,确保服务群众全覆盖。
纾民意的“传声筒”。南箐园社区的29个临时党小组以在职党员为主,党员楼组长对比传统楼组长,具有年纪轻、思路活、资源广的特点。创新建立AB轮班制“治汇配送专班”,分时定点配送上门,保障居民就医配药“不断档”,确保特殊群体有人关心有人帮助,解决保供“最后一百米”。同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若干条,如建议在核酸采样过程中,为上网课学生及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开辟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采样服务等。
集腋成裘筑起红色安全屏障,砥砺奋进书写防疫硬核“答卷”。夏阳街道将不断挖掘和拓展党建引领“楼治汇”品牌的内涵外延,进一步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等工作,依托楼组党建,让基层党组织切实提升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早日驱散“疫”霾,拨云见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