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机场谱芳华——夏阳青年用青春筑牢防疫“长城” 2020-07-21
2020年的伊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一批批机场防疫志愿者们自告奋勇,以满格的“守护力”为上海守住了国门。在逐字逐句读过一篇篇机场日记后,我透过他们层层的防护装备,看见了一颗颗平凡而伟大的心。满怀对机场“大白”的期待与憧憬,我接过这面防疫大旗,成为了街道第四批机场驻点志愿者中的一员。
施韫韬:初读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6月8日是我第一个日班,从入口到更衣点一路走来,夜班同事们疲倦的身影纷纷映入眼帘,让我深刻意识到守好“国门”的重要性和防疫任务的艰巨性。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头套、手着医用手套,以及N95口罩和过膝鞋套,我全副武装,走入工作区域严阵以待。
“你好,机票和证件麻烦都出示一下!”这是我们当天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每对一位旅客进行信息登记,我们就要对其个人信息仔细校对、反复核实,并与其属地单位取得联系,确保该旅客满足集中或居家隔离的条件。当天我们陆续服务了12位旅客,其中有襁褓中的婴儿也有银发斑斑的老人,在他们等待期间,我们也不忘上前递水、热情攀谈,用贴心的服务让他们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机场防疫工作采取两班倒的模式,早晚十点前赴后继,12小时的值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只要旅客们肯定我们的防疫工作,那所有的付出与坚守都会是值得的。
张齐欢:拿好“接力棒”,守好“国土门”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哪里报名,我现在就过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前,我们身边很多人选择“逆行”,他们不惧风险,毅然坚守在防控第一线。怀着坚定的信念我提交了“请战书”,成为了第四批机场驻点志愿者。
6月7日,我到达隔离居住的酒店,在带队组长简要分派工作任务及班次表后,请教了工作内容以及注意事项,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当晚,复杂的心情和坚定的信念与我一起迎接第一个班次。
来机场值守的第三天晚上10点,在经过“全副武装”后,我迈入工作台。适逢黄梅雨季,天气潮湿,意料之中,闷热感和汗水没有缺席,但任务在肩,此时早已无暇顾及体感上的种种不适,严格按照规定照看排队等待的人流,缓解回国者因排队带来的焦虑,维持现场秩序稳定,直到看到他们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我才算心安。今日的班次顺利完成,更多的回国者还在路途中,这身防护服敦促我继续砥砺前行。
抗疫持续,为民防御。我将时刻保持满分状态,毫不松懈,在同志们手中拿好“接力棒”,守护祖国大门。
朱顺:你我齐努力,防疫正当时
北京连续两天出现的新增肺炎病例为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外防输入还是内防反弹,上海的疫情防控还远未到按下“暂停键”的时候。虽然国内总体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在每送走一位归国旅客的背后都是对上海市民的安全承诺,作为一名机场防疫志愿者,我也将尽我所能去维护当下这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大家面对旅客的时候,眼罩、面罩这些防护用具千万不要忘了,接触后的证件和机票要及时消毒。做好防护工作既是对旅客,也是对同在防疫弟兄们负责!”我清晰记得,这是组长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
6月9日,当我第一次迈入我们的驻点工作区域时,“安全”这个词组长已经反反复复说了不下十次了,我起初并不十分在意,但在我“全副武装”没一会儿,汗水就将防护服打湿后我才意识到,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不仅要和病毒进行战斗,还要和炎热的天气进行较量。
当晚是我第一个夜班,在与前一班工作人员进行简单交接后,我开始自行熟悉工作流程。漫漫长夜,燥热与寂寥是浦东机场独特的夜景,看了一眼今晚的旅客入境预测表后,一班载着257人的航班吸引了我的注意,如果一下子面对太多旅客,初来乍到的我能否顺利送他们回家是一个考验。一直等到凌晨5:30分,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归国旅客,经过一系列紧张但有序的工作流程后,旅客总算被顺利送上了前往隔离点的巴士。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次夜班为我日后的防疫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也为我慎终如始做好安全防护上了一课。疫情还在,逆行而战,我们将继续筑好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为上海把好“国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