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三新”促“三心” 聚力提升街区活力值 2024-12-20

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徐泾镇党委紧扣徐泾实际和工作特点,高站位谋划全覆盖工作,截至11月底,全镇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596家,从业人数33441人。目前,针对徐泾镇域面积大、市场主体多元、治理难度复杂等现实情况,镇党委通过寻“新”、聚“新”、创新的“三新”工作法,促街区工作用心、贴心又暖心,聚力提升街区工作“活力值”,推动全覆盖工作走深走实、长效常态。

为确保“全覆盖”工作有力有效,徐泾镇各街区党支部结合区域业态分布、商业网点实际和网格治理机制,组织骨干工作人员上街开展“大走访”,宣传全覆盖工作。各街区党支部坚持反复多轮,围绕诸如具体人员构成、经营范围详情、是否存在实际需求或困难等关键信息,以及人员构成、营业时间、党员情况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走访与记录工作。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还针对群体特点,以“集散网点”这一纽为切入点,加强深入走访,推动信息在群体内部的广泛扩散,有效提升了走访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本轮“大走访”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走访主体5000余次、发放连心卡3372余张、张贴KT板2291余个、摸排出党员112人;收集汇总各类问题诉求以及意见建议30余条,并及时处理了潜在的矛盾纠纷与风险隐患,推动形成“支部走访直接解决——议事载体协商解决——网格会商协同解决”的问题处置链条,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工作中,各街区党支部面临全覆盖工作面广量大、街区市场主体更新快、街区问题解决难度大、工作开展经验缺等多项挑战。徐泾镇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下的“1+5+X”街区共治模式,在镇“活力新兴”街区共治委员会的指导下,各街区通过搭建多元主体沟通协商平台,结合“多格合一”工作,导入公安、市场所、平安、城管、城运、党建等多部门力量,打破传统治理中的条块分割的局限,逐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治理新格局。同时,不断强化导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沿街商铺等各类多元共治“X”力量,实现街区资源和党建联建资源等双向互惠、良性互动,为街区各类主体提供表达诉求、参与决策的渠道载体,鼓励他们参与到街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来,推动市场主体从街区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街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实现支部与街区主体以“双向奔赴”促共荣共兴。

网格阵地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场所,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连接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重要桥梁。徐泾镇坚持“开门做阵地”的理念,深入调研市场主体和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场景,紧贴街区市场主体“作息规律”,了解掌握真实需求,通过开放阵地周末预约功能、优化阵地功能布局等,为新兴领域党员及“两企三新”从业人员提供针对性学习、议事、服务空间,让“街面上”的党员同样拥有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的“党员之家”。并积极通过“走上门、请进门”的方式,让新兴领域群体找得到身边的阵地、享受得到身边的服务,促进阵地功能落实,把“独角戏”变为“合家欢”。截至目前,全镇五大网格主阵地累计承办了15次党建联建、“四进三送”活动。比如,邀请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郑恬静老师以《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本》为主题讲授微党课,与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并开展义诊服务等,进一步增强党员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实现从“我”到“我们”转变。

目前,徐泾镇全覆盖工作已经基本做到“建起来”“转起来”,下阶段,将围绕“活起来”“强起来”持续用力,将扎根基层视作稳固根基之要,以联动共治为有力支撑,把多元创新当作关键制胜之道,以寻“新”、聚“新”、创新,促暖心、贴心、用心,持续推进“三新”工作法走深走实,全方位推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