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赵巷镇:六项“坚持”,只为更幸福的河湖 2020-12-02


河水绵绵烟雨朦,泽润大地东方红。近年来,赵巷镇坚持把水生态禀赋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将水环境保护作为全镇头等大事,实现生命水、经济水和政治水交融相依,充分诠释了上海文明之源6000年的辉煌历史中,所孕育出的灿烂崧泽文化。

1.jpg 

一、六项“坚持”引领“八个一”科学治水

赵巷镇是典型的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自然环境优美,油墩港、淀浦河穿域而过,148条河流纵横交错,计水面面积达6776亩,水面率达11.89%。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赵巷镇十分重视河道治理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成立了镇河长制办公室,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河长”,坚持六个基本治水原则,即坚持统筹治水、“党建”治水、科学治水、系统治水、依法治水、创新治水,结合“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长,一河一景”的“八个一”科学管理模式,将河道纳入长效管理。数据显示,该镇镇级河长巡查累计已达2103余次,解决各类问题1700余件,履职实现全覆盖,形成群众有呼声,党和政府就有应声治理格局。目前,赵巷镇全镇水域已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座,实现行政村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从黑臭熏鼻到碧水清流,17条“断头河”形成了生态相连的贯通水系,成为了碧波荡漾、河岸整洁美观的“幸福河”。

2.jpg 

二、“党建统领”基层“一盘棋”治水

在治理手段上,赵巷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水环境治理为抓手,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同区水务局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组学习,形成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依托职能部门的专业力量,加快河道治理难点的攻坚。借助“巷心力”大党建品牌建设,全镇各村、居党支部积极利用党建服务站、“党群为民服务点”等一线阵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治水议事厅”建设在群众家中,宣传护河好声音,搭建起与执法部门沟通的桥梁,为严厉查处违法捕捞行为,维护农村地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筑牢了治水工作的桥头堡。

3.jpg 

三、“一网统管”助力信息化常态治水

依托全镇“一网统管”工作,赵巷镇还结合信息化大数据,将大区域划分成小网格,运用好民间河长队伍,一格一团队开展全天候巡查,将发现的问题以“工单制”的形式传送至平台,根据村居、第三方机构和河道治理成员单位不同的职能进行下发整改,实现“信息全收集、事态全掌控、监管全到位、服务全覆盖”的网格管理模式,平台设立以来累计收到工单2200余件,完成处理率达98.3%,有效提升了群众对于河道水环境状况的满意率,确保区域内的河道“长治久清”。

4.jpg 

漫步在幽静的环城水系公园中,群众的愁容变为了笑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周末的乡村重新焕发了生活的气息。市西软件信息园、漕河泾赵巷科技绿洲等高科技企业的落地,使人才汇聚赵巷,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消息来源:绿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