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织密社区“防疫网”:佳昱居民区党支部主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2-25
“以前我们查阅人口信息,要翻看登记表、查找台账,经常手忙脚乱,现在只要抬头瞄一眼,就一目了然。”佳昱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指着墙上的“4+2作战图”说道。
防疫千万线,基层“第一线”。
随着春节后返工潮到来,大量人员返沪,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佳昱居民区党支部下辖5个市属动迁保障房,人口结构复杂,一方面,与上海多个市区联系紧密,市区、郊区双向流动现象多;另一方面,房屋出租普遍,外来人口占社区总人口四分之三,可以说“天南海北汇集于此”;地理上,佳昱紧邻青浦宝龙广场、17号线汇金路地铁站,人员流动量大,踪迹复杂。
疫情当前,如何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成了佳昱居委最为关心的问题。
绣花功夫,精细管理,织密微网格。
佳昱居民区党支部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拿出地毯式排摸的劲头,对照一张张“实有人口信息网”和“拿房信息表”,挨户排查摸清底数,又化身“在线客服”电话家访,在精准排摸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计出“实有人口疫情防控4+2作战图”——实施分色块人口管理精细化挂图作战法,誓用绣花功夫织密社区“防疫网”。
“4+2作战图”中,“4”是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将辖区实有人口分为:本市户籍(蓝色)、未离沪人员(绿色)、已返沪人员(粉色)、未返沪人员(深红色),各类人员信息用不同色块分类表示,上墙标识,一目了然。“2”是指已返沪人员再分为14天隔离期已满和未满的人员,做到“点对点”严防严控。同时,居委工作人员根据每日更新的排摸情况,将信息填写在进度条上,附上日期记录,滚动更新相关人员阶段状态。
这种作战法,对疫情防控工作由抓“静”转为防“动”具有较好适应性,“流动”返沪族、移动“上班族”一并划入视线范围,人员管理分类清晰、效率提升,防疫工作既有落实又有创新,“4+2”社区“防疫网”令居民安心、放心。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铁腕也柔情。
“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佳昱居民区党支部深知“防控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上下齐心,整合多方力量,严防严控。一方面与辖区人口站无缝对接,分片进行排查,分步骤、有重点、多渠道对重点地区返沪人员、来沪人员及与其密切接触的同行、同住人员开展地毯式、网格化排查,来沪人员必须登记,确保一个不漏。
另一方面,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志愿者队伍开展“看家护院”行动,小区门口搭建红色帐篷,分班分组24小时不间断地做好管理和宣传工作。工作人员温柔而坚定地拦住了一些想出门遛弯的市民,用坚实的臂弯为居民群众构筑“铜墙铁壁”,“此刻的严防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相聚”逐渐入脑入心,佳昱居民区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诠释最“硬核”担当,织密最严疫情防控网。
严厉背后,是温情满满。
佳昱居民区党支部在做实最严防控管理基础上,也注重关心居民饮食起居和身心健康,加强社区关怀,对居家隔离人员做好上门送菜、代扔垃圾等服务,对空巢老人也格外关注,代买药物、帮助联系家庭医生,代扔垃圾、帮忙消毒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断发掘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寻找契合度高、适应性强的办法机制,探索精细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社区治理机制。
社区虽小,却是防疫战斗的第一线。佳昱居民区党支部的工作者们,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切实承担起“日常联络员”、“防疫宣传员”、“舆论引导员”、“应急管理员”、“居民服务员”、“心理咨询员”等数职,扎扎实实成为了防疫一线的“稳压阀”。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佳昱居民区党支部将以更严标准、更暖情怀、更细举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消息来源:佳昱居民区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