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朱家角镇民兵水上应急分队荣获2021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2021-08-12

0817_140211_631.jpg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于今年3月启动了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在经过广泛发动、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后,朱家角镇民兵水上应急分队成功获评2021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于近日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上海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慰问演出暨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接受表彰。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能在竞争激烈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

初心篇

着眼水乡古镇实际,逐显分队担当使命

“朱家角古镇地处江南水乡,水网交错,汛期极易发生水灾。镇内主街道三里长,店面千余家,每年游客近百万,但街面狭长、河道蜿蜒、房屋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难以展开有效救援。”镇武装部部长陈纯好告诉记者。

2007年5月,朱家角镇在区人武部的指导下,结合古镇河道密布的实际情况,组建上海首支民兵水上应急分队,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专职水上民兵应急队伍之一。按照现役部队的管理模式,分队建立了上海市首支民兵队伍里的常设党支部。

“公开招聘‘集训制’民兵水上应急分队队员30名”“每周休息1天,工作由队部统筹安排”“集训满两年,经考核表现突出的队员由镇政府安排至相关岗位任职”分队采取了公开招聘,引得众多青年前往询问、报名。

2016年6月,分队进行全面转型,全时备勤训练和执勤,和部队一样全年没有节假日,全力打造“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新型民兵应急队伍。军事技能训练、体能训练、水上救援训练、水上消防训练……翻开一周的工作计划表,排得满满当当。

“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素质,才能履行职责,正确处置和应对突发情况。而规范的管理和组织建设,对民兵队伍‘进口’和‘出口’的严格把关和制度保障,也让这支队伍能够不断吸引优秀青年加入,在这里有作为、有发展。”区人武部政委刘辽军表示。

奋斗篇

历经灾险考验,屡立累累“战功”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作为一支应急力量,关键时刻更需要讲奉献和担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民兵的初心使命”“民兵也是兵,更何况我曾经是一名陆军战士,关键时候更是要挺身而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们都曾当过兵,更应冲在最前面”“我们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我们是应急分队队员。”

朱家角镇民兵水上应急分队,这支由退伍军人和大学毕业生组成的队伍,有着能吃苦、能战斗的光荣传统。他们十几年如一日,驻守在淀山湖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平安放在心中,担负古镇水上消防救援、应急维稳、抢险救灾、防台防汛和国防宣传教育等11余项任务。

14年的守护,他们走进敬老院、走进学校、走上街头;他们解危救急,抢救落水,扑灭火灾,给遇险者以重生、给落难者以希望、给迷路者以方向、给需要者以帮助,给邪恶者以震慑,是人民群众生命的“守护神”,是古镇文明的传播者。

这是一支听党指挥、政治过硬的分队

分队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高标准完成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安全保障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综合应急水上演练;2021年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主动服务“进博会”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2020年进博会期间,分队完成了9批、8个国家、67位外宾等代表团在古镇参观考察活动的水上安保工作。每有重大任务,无论是扫雪除冰,还是扑灭火灾,无论是巡逻执勤,还是疫情防控,无论是战备值班,还是日常训练,他们都坚决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毫不含糊。

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分队积极投身到防疫第一线,把这项急难险重的工作当作政治任务。从大年三十全员召回,全天24小时值守,共接送转运疑似和隔离人员84人次;“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口罩、防护手套、防水靴套,要一层一层地按程序穿戴好,才能走上岗位”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之际,分队从清晨6点到深夜12点,有时甚至更晚,三班轮流、每班6小时开展测温秩序引导、信息登记、宣传提示等疫情防控工作;自2020年8月起,朱家角镇机场防疫志愿者均由分队队员担任,按月轮番参与机场防疫工作,共5个批次,15人参加,共接送62人次,实现专人专车接送需居家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实现从入境管理到社区管理无缝衔接。

这是一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分队

分队队员坚持从军政素质过硬,优秀退伍战士中遴选,认真抓好军事训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早晨8点,还未走到古镇漕平路尽头,远处就传来民兵训练的番号声。训练场上,不仅要进行基础体能、警棍盾牌、冲锋舟操作等训练,还经常紧急集合,进行带预案背景的水上维稳处突、救生救火、油污打捞等演练;班排营房里,被子内务清一色直线加方块;装备器材室里,空中无人机、摩托车、10米升降机、手抬消防泵、手推式消防车等一应俱全;码头旁,数十艘冲锋舟、橡皮艇、巡逻艇整装待发。来这里参观的现役部队官兵瞪大了眼睛:这里的“90后”民兵堪比正规军。仅2020一年,就有10多批现役部队前来参观。4月26日至28日,分队顺利参加完成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成为了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一把尖刀。

这是一支服务人民、作风优良的分队

14年来,共处置重大灾情险情近30起,各类突出事件500多起,协助转移受灾居民3000余人,挽回经济财产损失1000多万元。其中,去年应急分队共处置5起古镇辖区突发事件,今年处置3起:0215救援事件、0318火灾处置事件、0512救援事件.分队发扬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发挥支部战斗堡垒的光荣作用,坚决做到听党指挥,“坚守岗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2021年春节7天执勤中,初四下午3点钟左右,应急分队总值班接综治大队的支援电话,1名游客在课植园中不幸脚踝扭伤需要担架前去支援。接电话后总值班人员立刻安排就近一艏冲锋舟前往古镇内课植园,2名队员携带折叠式担架上岸帮助患者。把伤员游客抬上担架,防止二次受伤,大家齐心协力运送受伤游客快速送至古镇停车场,赶紧去往医院治疗。

3月18日晚20时08分,正在西井街微型消防站执勤的民兵水上应急分队队员听到消防联动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报警,执勤队员立刻查询火灾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分队总值班,同时携带灭火器赶赴现场,经侦查发现,报警位置是西井街7号南桥小店火灾报警器报警,在敲门无人反应后,立刻上报分队总值班,并通知隔壁商铺联系此商铺店主,让其打开店门。分队总值班得知执勤队员在商铺门外闻到烟味,立刻安排应急分队机动人员出动水上消防冲锋舟前往增援。执勤队员立刻打开卷帘门,低头弯腰第一时间判断无人员被困,发现商铺内锅子已烧焦冒明火,执勤队员盖上锅盖隔绝空气,关闭煤气阀切断煤气防止泄露,打开后门并通风排烟,所幸及时发现,火势在初期阶段,未蔓延至边上液化钢瓶,成功处置后分队全员撤回。事故原因为该商铺店主烹饪时,疏于看守外出,导致锅内烧焦冒烟,并触发顶上火灾报警器。

5月12日13点45分,应急分队在淀浦河开展水上冲锋舟训练科目,隐约听到有小孩在岸边哭喊,朝着声音方向发现珠溪大桥下有一女子入水,分队教官立刻向值班室报告,同时驾驶冲锋舟赶到落水人员位置,迅速展开救援。随后值班干部赶赴现场,经了解该女子因一时想不开便动起了轻生的念头,对该女子耐心劝解和开导下,始终也不愿透露家庭地址,值班干部随后拨打朱家角派出所电话,在经历过一番疏导后,应急分队等来了民警后移交民警归队,由于发现及时,该落水女子没有受伤无大碍。

荣誉篇

这是一支有奖碑更有口碑的分队

分队组建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国家级荣誉,2018年被上海警备区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开创了青浦区民兵工作历史先河。先后受到市级、区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25次,收到表扬信50多封、锦旗30多面,分队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2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并且接受了军委国防动员部盛斌部长、东部战区首长、警备区首长等领导检阅,得到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14年来,一茬茬队员听党指挥、服从命令,展现了退役军人奋勇争先的风采;14年来,一茬茬队员永葆本色、勇于奉献,彰显了“若有战、召必回”的使命担当;14年来,一茬茬队员敢于冲锋、勇于献身,无愧于退役军人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