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课植园 2022-06-15

    课植园位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环境幽静,风光独好,是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 原园主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故园内既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以应园名。 
    课植园座西朝东,正墙门面对西井亭港,沿河原有船肪及一垛数米高的照墙,照墙两旁曾建有两座"司鼓亭",每遇宾客来临,吹鼓手就吹吹打打,鼓乐齐鸣,以示欢迎。整个庄园。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大部分构成,墙门内第一道建筑为往来宾客停放轿子用的门厅,门厅后是头厅、二厅、三厅和迎贵厅四埭进深的"厅堂"建筑。 
    厅堂内建筑十分考究,雕梁画栋,工艺精细,屋顶面采用双层瓦片行板结构,有冬暖夏凉之奇效。头厅后仪门处还饰有精细砖雕,处处显示出大富人家的豪华气派。后埭迎贵厅,更显雍容华贵,它紧靠一角月洞门亭子和碧波粼粼的荷花池,两旁装就   雕花落地长窗,地铺印纹水磨砖块,拼成各种花样图案,前植桂花两株,以谐其音。迎贵厅向东为书城,前有双帛亭,今亭毁井仍在。这别具一格的书城,有仿城墙,城垛,上书"月洞门"三字,进洞门,内筑有一拱形岸桥,桥扶手栏杆饰以翠绿琉璃瓦筒,显得古色古香,踏步上桥,可进入藏书楼,楼有两层,飞檐翘角,此地为当时所谓"课读"之用。迎贵厅南侧,有一条长约20多米的碑廊,碑廊内镶嵌着明清著名书画家碑刻15块,有明代文人文徵明"游西山寺"十二首,祝枝山的"梅花诗",唐寅的手札及周天球诗等,时为马氏聘请雕刻高手,依照其真迹雕凿之,字体苍劲有力,笔锋勾丝毕露,丝丝人扣,令人叹为观止,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已外加玻璃木框罩之,定为县文物加以保护。以碑廊为界,北部为厅堂区,南部为假山区。假山区内是以各种造型的瘦、漏、透太湖石堆砌而成,形成迂迥曲折,如入迷雾的格局。假山南面是庄园内一座标志性建筑--正方形五层楼,顶端饰有四角形亭子,称"望月亭",是全镇最高建筑,雄伟壮观。气势非同一般,与望月亭遥相呼应的是旁边二楼上的四方亭,同走马楼及五层楼相连通,形成颇具江南建筑风格的建筑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