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的实施意见

主动公开

2010.04.21

索取号:QF0313000-2010-005 发文字号:青朱府(2010)24号 发文日期:2010-03-29

  

各村(居)委员会及有关职能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爱国卫生在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清洁家园”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根据区府办201011号及青朱委[20104号“当好东道主,喜迎八方客”的文件精神,镇政府决定,以迎世博,迎接全国爱卫会对我镇国家卫生镇复审工作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健康村建设,在全镇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镇个别地方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卫生意识、文明健康素质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镇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紧密结合以迎世博,迎接全国爱卫会对我镇国家卫生镇复审工作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健康社区工作,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爱国卫生活动,着力开展农村宅前屋后环境,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规范居民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造就整治有序、健康文明的美好家园,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原则

        (一)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各村(居)委会和各职能部门要将“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与日常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积极推进。

        (二)政府组织,群众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以政府组织和群众参与相结合,以专业队伍和爱国卫生义务监督员等队伍相结合;把“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广大市民群众成为既是活动的受益者,又是行动的主体者。

        (三)宣传倡导,法制监督。广泛开展宣传,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整治活动良好氛围。同时,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并逐步完善市民文明行为规范。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的实施,到2010年底,要显著提高本地区农村卫生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世博期间和迎接国家卫生镇复审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各村(居)委会要协调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针对我镇农村目前存在的环境卫生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开展整治活动。

        1、以主要道路两侧和城乡结合部、动迁遗留住宅周边及旧居住区为主,整治和逐步消除影响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的市容“六乱”现象(乱招贴、乱涂写、乱设摊、乱搭建、乱堆物、乱倒垃圾)。

        2、继续维护好镇、村河道面清岸洁,并将村级河道真正纳入整治和长效保洁范围;使全镇各级河道保洁做到全覆盖。

        3、取缔无证废品收购点和马路菜市场,规范临时菜场疏导点的卫生管理。

        4、镇区禁止饲养鸡鸭家禽,农村家禽实行圈养,确保环境整洁卫生。

        5、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和改造,绿化养护及日常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公厕、垃圾箱(房)桶的保洁和虫害控制工作水平。

        6、加强农村除四害工作力度,在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场所,建立健全农村专兼职除害员队伍,有效控制四害密度,保障人民健康。

        7、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强化农村单位内部卫生要求,切实落实解决商业街、企事业单位内部及门前脏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8、及时查处和取缔各类公共场所和食品行业的无证经营和不规范经营。

        9、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的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各村卫生管理网络,加强整治和日常监管,做好生活垃圾收集和粪便管理,不留工作盲区。

        10、开展宅前屋后环境整治,全面取缔小粪缸,储粪桶等,做到堆物整齐、环境整洁。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3月上旬前)

        1、各行政村、居委会要组建好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充分发挥和运用爱国卫生义务监督员作用,排摸本村(居)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制订符合本村(居)实际的具体行动方案。

        2、各村(居)委结合卫生月活动全面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03月中旬——20104月)

        1、以开展卫生月活动为动力,重点在各村(居)居住区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暴露垃圾、卫生死角、清理河道、小粪缸、蚊蝇孳生地、控制“四害”密度。

        2、加强绿化种植、养护、保洁。清除村主干道死棵、加强增绿和补绿,强化村宅绿化管理。

        3、加强对农村种(养)殖户卫生规范管理,开展对商业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卫生检查,同时加强对食品流通、经营、餐饮行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4、取缔马路菜场、无证废品收购摊点。加强卫生管理,完善环卫设施,清除宅前屋后乱堆物和不洁状况,强化规范村容村貌管理力度。

        (三)巩固整治成果阶段(20105月——201012月)

        对照市卫生村、整洁村、健康村标准要求,各村制订长效管理措施,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群众监督,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各村(居)委会要加强对“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的领导,落实必需的人财物,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其工作成果始终保持可持续巩固发展的良好趋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网络

        各村(居)委会要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把此项活动列入村、居重点工作之中。要全面动员,精心部署,注重投入,强化管理,敢于攻坚,取得实效,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现象。

        各职能部门要将“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作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认真落实好检查指导、服务工作,支持和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全面发动,人人参与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各种渠道,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和城乡居民的支持率、参与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依靠爱国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等各类志愿者,动员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维护好身边的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健康家庭志愿者,户长代表等积极开展星期四义务劳动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督查、评比。

        (三)检查督促,考核评估

        1、检查督促。各村、居委会要对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进行自查自纠,镇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不定期组织力量对各村(居)进行明查暗访。

        2、社会监督。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59241540,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新闻媒体对在整治活动中效果明显的地区和单位,予以宣传报道,对督促后整治不力的给予曝光。

        3、考核评估。结合季度卫生考核,通过检查评比、民意调查、考核各村(居)活动成果,并向社会公开结果。同时将各村、居取得的考评成绩作为镇精神文明考核及年终卫生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