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成立华新镇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QE6315000-2016-018

主动公开

华府〔2016〕112号

2016.10.18

  

各村(居)、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各办:

为进一步落实《青浦区质量强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要求,确保华新镇质量安全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总体质量水平提升,经研究,决定成立华新镇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尤洪明

成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卫民  财政所(经发办)

尤卫新  安管中心

沈利军  社发办

李锋雷  市场监管所

张晓伟  受理中心

金建明  农服中心

胡立新  规保办

曹永辉  办公室

镇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由王卫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与领导小组联络员。

今后,镇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如遇工作变动,由该成员单位的新任领导自然替补。

特此通知

 

附件:华新镇质量强镇工作方案

 

 

华新镇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0日

 

 

 

 

附件:

华新镇质量强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青浦区质量强区工作2016年行动计划》的精神,树立我镇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全镇产业发展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我镇产业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就全面推进我镇质量强镇工作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

围绕“质量强镇”的目标,把质量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是全面实施“以质取胜”、“品牌发展”和“标准引领”三大战略,引导企业运用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管理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二是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明确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政府部门各自的质量责任,优化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三是推进质量法治建设,加强质量巡查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治水平,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四是加快质量人才培养,健全专业教学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质量教育制度,完善质量职业资格制度,落实企业各级质量人员职责,实行质量人才奖励制度,持续提高质量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发展目标

以建设“质量强镇”为总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提高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到2017年,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民质量意识极大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升,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人居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

在产业质量方面,着力进行调结构、增效益、提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端制造业、物流等服务业的支撑力,着力推动完成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转型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产品质量方面,加大重点商品、食品、农产品、药品等检查力度,建立重大隐患治理、重点设备动态监管机制,杜绝特大安全事故,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使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万台事故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服务质量方面,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生活性服务业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顾客对服务业的满意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在工程质量方面,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加强保障房质量监督,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创建绿色施工工地。

在人居环境质量方面,加强防治社会、工厂企业、交通噪声污染,使其达到区域标准要求;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确保PM2.5逐年下降;水环境质量达到区域标准要求;在基础设施方面,使绿地新建面积、绿地覆盖率达到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效控制餐饮业油烟气排放。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推动质量强镇工作开展,由镇政府牵头设立领导小组,尤洪明同志任组长,经发办、规保办、社发办、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安管中心、受理中心、财政所、华新市场监督管理所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经发办下设办公室,其职责是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的处理、协调,组织落实和检查督办领导小组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成员单位工作情况的收集汇总、信息交流。

五、职责分工

1.经发办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完善产业项目评审准入制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企业质量安全讲座,培养企业重视质量的观念,引导企业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对区域内各类环境测评指标的检查,检查企业排污情况,对于非法排污企业要坚决查处。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推动镇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开展。

2.规保办

加强对镇内工程的监督管理,对在建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督促施工各方严格执行质量安全与绿色节能的相关标准,杜绝较大以上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做好镇内人居环境质量的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区域生态文明水平。

3.社发办

开展质量强镇及相关工作专题宣传活动,促进各行各业关注质量、崇尚质量。通过发放专项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我镇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百姓诉求。组织开展中小学质量教育知识竞赛、质量教育实践活动。培育有条件的学校创建质量教育基地。

4.农服中心

负责农业科技产品的引进、推广、培训。负责农业技术的推广、指导、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升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增加有机农产品数量、绿色食品获证企业数量、以及HACCP/ISO22000 获证企业数量。

5.安管中心

对本镇企业的生产安全以及质量安全做好调查排摸工作。做好镇内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管的排查工作,存在特种设备的企业要做好备案,排查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机器要及时处理。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一线员工和产业工人的质量素质和能力。检查企业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建立质量安全工作专项应急预案,并牵头开展演练。重视宣传鼓励本镇内存在的质量标杆企业、质量强区建设先进事迹。

6.市场监管

做好辖区内的监督防控、监督检查工作。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等为切入点。完善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按时开展相应的质量巡查监督工作并有效运行。确保缺陷产品伤害信息监测点有效运作,并形成特色工作,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和集中专项整治,对抽检不合格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做好本地区自主品牌创建工作的宣贯及创建企业的排摸、培育、推荐及上报工作(自主品牌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上海名牌、老字号以及专利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7.各村、居、工业园区、开发区

认真排摸辖区内企业的质量安全情况,针对辖内企业开展质量安全的培训、宣传等工作。由村、居、工业园区、开发区提供企业名单,召集相关企业负责人,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要求企业监督管理不留死角、内部质量整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培训,要求企业做到质量全覆盖。有条件的企业动员创建质量教育基地。

六、主要措施

(一)广泛推动宣传教育工作

1.加大质量舆论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质量标杆企业、质量强镇建设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促进各行各业关注质量、崇尚质量。加强舆论监督, 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曝光力度。

2.开展全民质量教育活动。鼓励企业选派质量管理人员参加质量培训,加强企业员工质量素质教育,鼓励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创建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基地,利用“3.15”、“质量月”、“全国科普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质量法律知识进社区、进校区、进楼宇活动,提高广大企业和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3.强化维权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大联动作用,利用大联动平台等投诉举报热线互动、互通机制,畅通民意;完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运用消费调查、社会评议等手段发动群众参与,制造舆论氛围,深入推进消费维权;加强消费教育与消费引导,强化服务领域维权工作。

(二)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建立和完善质量工作的政府落实机制。加强本镇质量目标的规划和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把质量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年终将纳入星级科室考评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政府、部门、企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目标责任和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以及质量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把质量安全工作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把质量监管的责任落实到基层。

2.强化标准化服务,建设标准化技术支撑平台。把标准化创新作为质量强镇的基础性工程,大力推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借鉴创新、技术改造等方式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培育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化示范企业。

3.强化品牌服务,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优势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引导企业加大质量管理、质量赶超、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优势品牌产品。促进传统制造业再提升,鼓励四新企业发展,积极引导服务业加强质量管理,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制度化,推进服务业的品牌、名牌建设。不断深化“质量强镇”建设,完成激励体系,树立质量先进典型,对于本镇内“区长质量奖”的获得者,获奖当年颁发奖金1万元。

(三)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监管

1.加强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抓质量工作的稳定队伍,积极探索区域质量监管新格局的做法和经验,形成基层质量监管工作制度规范,努力营造“政府统筹协调、部门依法监管、村居属地管理、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监管格局。

2.健全监管机制,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安全。落实国家强制性技术,严格执行行政许可证、强制认证、特殊行业许可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3.强化监管措施,及时解决质量安全问题。针对已经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加强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监管。落实日常巡查、监督抽查等日常监管措施,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四)积极推动质量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质量诚信体系,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和惩戒制度,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引导企业注重质量信誉,树立质量信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