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织密交通网络,让“邻里间”变成“一家人”丨潮涌长三角,奋进示范区 2023年11月20日

编者按: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4周年,青浦携手吴江、嘉善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场统一开放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满意新答卷”。以“潮涌长三角 奋进示范区”为主题,青浦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系列短视频,从交通、医疗、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一网通办”等方面多维度展现了一体化示范区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坚定不移将一体化发展引向更深入,共写一体化“新故事”。

潮涌长三角,奋进示范区!区域发展,交通先行。元荡桥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结晶,是上海和江苏人民交流的桥梁。四年来,青浦区作为示范区的一部分,在一体化新背景、新要求下,不断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推进,让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宏伟蓝图逐渐变为“实景图”。

郭旸 青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综合规划科 科长

四年来,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上看,轨道示范区建设框架初步形成了,示范区内将建成国铁、市域铁路和轨道交通三网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助推先行启动区两省交界地区由交通薄弱地区转变为交通枢纽节点,进一步实现交通出行的“同城化”。国家铁路方面,沪苏湖铁路已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青浦区积极配合练塘站的建设,预计2024年具备开通条件,建成后成为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长三角核心区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通苏嘉甬铁路预计年内开工,建成后苏州与上海、南通、宁波间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市域铁路方面,配合市级部门推进上海示范区线的建设,与在建嘉善至西塘线、水乡旅游线共同构成沪苏嘉城际。沪苏嘉城际建成后将与在建的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已建的沪杭高铁交叉,在苏州南站、嘉兴南站、虹桥站形成立体交通换乘,并与上海地铁17号线、13号线,苏州轨交4号线、10号线(规划中)等实现多点换乘。城市轨道方面,在现状上海17号线的基础上,规划17号线西延伸至西岑,与上海示范区线在西岑站实现换乘。

郭旸 青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综合规划科 科长

青浦区自2015年起开始系统性研究与毗邻区域对接的地方性道路,2018年,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契机,第一批打通了9个省际对接道路,包括青浦区与江苏省昆山市、吴江区对接的盈淀路(崧泽大道)、元荡路、外青松公路、胜利路、复兴路等5项。至今,除外青松公路(江苏省界-白石公路)项目计划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外,其余项目均已完工。2023年,持续推进水乡客厅区域互联互通项目浦港路东延伸、金商路南延伸、新太公路、锦商公路(商前路-省界)改建工程等项目的持续推进。道路的建设突破了制约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新模式。

钟璀 青浦区道路运输管理事务中心客运科 科长

近几年来,示范区跨省域对接道路进一步加快完善,跨省公交也在持续扩容。示范区共有8条公交线路,累计发送18.34万班次,乘客人数达到252万人次。长三角示范区内公交与城市轨交实现无缝衔接,减少了步行换乘距离,进一步满足了两地居民旅游观光、通勤探亲和购物就医等出行需求,两区一县由“邻里间”变成“一家人”。

未来,青浦将继续立足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发展实际,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构建“一体化、数字化、低碳化、共享化”的示范区高质量综合交通设施、服务和治理体系,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交通环境,实现对外交通集约畅达、内部交通绿色便捷、交通治理协同高效的目标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