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申报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请示

QA130100020220094

主动公开

青府发〔2022〕44号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2022.09.14

生态环境部:

上海市青浦区地处上海市西南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省嘉善县接壤,西连江苏省的吴江、昆山两市,北与嘉定区相接,地处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全区总面积668.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是上海地区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上海的一颗明珠”。

2007年7月,习近平同志到青浦调研时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做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青浦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嘱托,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精心指导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化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现实路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呈现相得益彰、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我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城市”、“第八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青浦淀山湖新城、朱家角镇也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际花园城市”。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任重道远,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在青浦调研时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要求,我区近年来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根据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和《关于开展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2〕337号)的文件精神,我区经认真研究,决定申报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两山”理论引领,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青浦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促进绿色发展为载体,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我区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步启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创建工作,编制完成了《青浦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八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和《青浦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二、守住绿水青山,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全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推进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持续减排,全面深化扬尘污染防治,大力开展流动源污染治理,有序推进社会生活源整治。2021年,我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9.3%,较2020年提高3.8个百分点。PM2.5为30μg/m3,较2020年下降11.8%,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二是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全区20个国考、市考断面水功能区达标率90%,水质优良率(达到或高于III类水质)75%。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完成4次水源保护区环境隐患卫星遥感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II类水质标准要求,应急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III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河道整治成效显著,污水处理能力稳步提升。三是全力打好土壤防治防御战。围绕“土净”计划,强化建设用地和农用地风险管控,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落实好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持续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2021年完成71幅出让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持续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四是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重大风险。全面落实中央、市环保督察及各类环保专项审计、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完善区级环保督察整改制度。近三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类专项督查未发现重大问题,无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

三、探索“两山”转化,推动金山银山增值。

青浦区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情况下,青浦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以生动的实践证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理念。2021年,全区经济总体平稳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17.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人口计算,青浦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0.19万元/人。已形成“三大两高一特色(大物流、大会展、大商贸、高端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特色文旅健康产业)大数字、大健康、大商贸”主导产业体系持续发展壮大,形成智慧物流、绿色金融和软件信息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现代商贸、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一大批百亿级产业平台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明显,软件信息业迅猛发展,金融服务业集聚,商贸消费能级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3.1%,华为、网易、美的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上市公司达32家。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重点产业园区实现较快发展,青浦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市西软件园成为上海软件开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区,青浦出口加工区升级为青浦综合保税区,北斗产业园入选上海第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超过2.753.6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119家、282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以上,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达28%。

四、挖掘地区特色,打造“两山”文化品牌。

在持续创建获得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同时,我区打响以“水乡文化”为支柱的青浦“两山”文化品牌,深入发掘其中文化内涵要素,拓宽“两山”文化品牌外延。通过不断挖掘我区生态文化底蕴,大力倡导和发展我区生态文化建设,集中宣传我区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和丰富灿烂的“古文化”。打造水乡特色文化名片,使积淀深厚的古镇历史文化通过新的形式得到传承和发展。2021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6%,实现旅游收入87.16亿元,比上年增长99.2%。文旅行业逐步走强,消费提档升级趋势加快。统筹推进上海青浦淀山湖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购物节各项活动,研发创新推出“青天绿水浦江溯源”研学旅行系列产品,开展建筑可阅读大观园直播活动,举办朱家角江南水乡音乐节、白鹤草莓节、练塘茭白节和江南民歌大赛展演等系列市民文化节活动,为市民群众共享文化旅游美好与欢乐提供全方位渠道载体,为推动文旅产业转型、促进文旅经济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根据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和《关于开展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2〕337号)文件要求,经自查评估,我区已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所需各项条件,现特申请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探索既具有地区特色又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我区“两山理论”转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特此请示。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4日

公众意见